《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
近年来,济宁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落实中央、省、市部署要求,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扎实推进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力。
区域全面覆盖。全市14个县市区、156个乡镇街道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95%以上,邹城市、泗水县和太白湖新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、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。机制持续健全。在市、县、镇街三个层面推动工作开展,济宁市《垃圾分类专项规划》《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导则》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出台,切实筑牢了制度保障。设施不断完善。建成垃圾分类分拣站134个,规范提升345个可回收物回收网点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.3%;配置各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1269台,建成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厂10座、餐厨垃圾处理厂5座、危废垃圾处理厂4座,中小规模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利用企业59家,四分类收运处体系逐步健全,济宁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为加快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步入法治化、规范化轨道,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效,去年以来,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司法局组建工作专班,开展深入调研,广泛征求意见建议,扎实开展研究论证,结合我市实际,起草了《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2024年12月18日经济宁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。
《办法》共27条,主要阐明了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依据、立法目的、适用范围等,细化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,明确了管理机制、分类标准、投放要求、管理责任人等,规定了分类收集、运输、处理方式以及各方的责任、义务等。
《办法》的出台,将推动济宁市垃圾分类体系更加规范、标准要求更加明晰、行业管理更加科学、执法监督更加完善,实现垃圾分类从“新时尚”转化为济宁市民的“新日常”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、系统的社会工程,需要政府、单位、企业、居民、物业等社会各界深度协同,持久发力。下一步,济宁市城市管理局将以《办法》的宣贯为依托,在“宣传引导、落实责任、示范引导、回收利用”四个层面聚焦发力,加快构建以法治为保障、以政策为导向、城乡统筹、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新格局。
一、加强宣传引导,倡树“全民化”良好风尚
开展宣讲活动。组织开展“一月一主题”的宣传活动,推动垃圾分类进社区、进家庭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商超、进宾馆、进窗口,让垃圾分类融入社会日常生产生活。做强志愿服务。进一步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,完善志愿服务机制,健全志愿服务体系,引导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。营造浓厚氛围。加强“一对一、面对面”宣传引导,让居民听得懂、记得住、能认同,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,实现从“要我分”到“我要分”的理念转变,持续保持全社会支持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。
二、落实各方责任,构建“高效化”运行机制
建立健全协同合作机制,明晰政府、企业、公众等各类主体权责和义务,确保各类场所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。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。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监督管理,定期对各区域、各单位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。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。建立市、县、镇街、社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,强化基层联动,将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实到社区层面,压实物业责任,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人在垃圾分类中应有的作用,确保垃圾分类落地落实。加强社区、企业、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。搭建沟通交流平台,协同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激发社会组织活力,发动群众广泛参与,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良好局面。
三、强化示范引领,树立“标准化”分类标杆
选取不同类型的社区、学校、企业等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对象,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典型。按照“一小区一策”的原则,深化开展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分级管理试点工作,结合老旧小区改造,加强垃圾分类设施改造提升,实现所有居民小区达到垃圾分类三级城市居民小区要求;在全市打造50处一级示范居民小区,总结示范区域的成功经验与模式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案例,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升。
四、深化回收利用,打造“链条化”回收体系
加快构建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的全链条回收体系。合理布局回收站点,提高可回收物的收集覆盖面;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产品资源化利用,引入“爱分类•爱回收”智能分类回收项目,在任城区、高新区、太白湖新区居民小区按照每300户投放一个智能回收箱的标准,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,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%以上;鼓励企业加大对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投入,拓展回收物的利用途径,提高资源转化附加值,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、规范化发展。
垃圾分类工作,关乎市民的生活环境,关乎资源的循环利用,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,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大事。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推动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,真正实现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共赢,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《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》
一、把牢正确方向
二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
三、聚焦提高立法质量
最新信息
- 1《济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
......
- 2山东海阳:350座垃圾分类亭正
......
- 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住房和城
......
- 4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新建一处
......
- 5西市场街道:提升垃圾分类效能
......
- 6《滨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
......
- 7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:撤桶
......